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你所不知道的台北城】

北門

自北門高架橋汽車引道拆除後,北門重現於台北街頭,不僅令人驚艷於古城門的質樸之美,更令人好奇台北城的身世,究竟台北城及周遭古蹟隱藏些什麼秘密呢?「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特別專訪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研究員黃俊達,帶我們一起探索北門及北門周遭。

隱藏兩套風水系統的台北城

黃俊達表示,牡丹社事件讓清朝政府認知到日本政府覬覦台灣的野心,在衡量台灣的海防、治安、經濟以及物產因素後,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因而同意當時福建巡撫沈葆楨對於台北建府的請求,台北城成了清朝最後一座興建的城池。

台北城的範圍為何呢?大致是由現今中山南路(東門)、愛國西路(南門及小南門)、中華路(西門)以及忠孝西路(北門)起的範圍。為什麼清朝政府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建立台北城呢?據了解,主要有三點考量,包括:土地面積,因為建城需有完整而寬廣的土地以供建設;平息艋舺與大稻埕兩地瑜亮情結之爭以及風水。也就是說,台北城除了是清朝最後一座興建完成的城池,也是一座看過風水的城池。

有趣的是,整個台北城的規劃隱藏著兩套風水系統,這兩套風水系統指的是陳星聚與劉璈兩套不同的風水觀。

時任台北知府的陳星聚,其風水觀是以恆常不動的北極星做為建城的基準點,並確認台北城的重要軸線,因而形成方形城池、城開四門、十字形街道以及重要軸向為南北向等建城腹案。

後來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接手台北的建城工作,其認為台北城原來的方位有些問題,應以山勢的走向做為建城的參考,而陳星聚所規劃的台北城「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因此將台北城轉而13度角。黃俊達指出,這也是為什麼位居南北重要軸線的北門街(現今之博愛路)並不正對北門的原因。

黃俊達說,近來的研究推翻了原台北城正對北極星的說法,研究認為台北城是依著淡水河的走向來做規劃。

小龍女「斷龍石」在北門重現

在台北城的五個城門中,至今仍保留原貌的是北門。北門又叫做承恩門,有著承接皇恩、承受天恩之意。當時清朝官員都是在北門外的淡水河邊上岸,先至接官亭,再由北門入城,北門是清朝時期迎接中央要員的城門,同時也是靠海最近的城門,政治與戰略位置特殊,因此在建造時還有甕城的設計。

甕城源自於宋朝時期對於重要城門的設計,主要目的在避免敵軍進攻時,被立即攻破因而選擇在重要城門的城牆及城門外,再加一道城牆及城門。甕城可以說是重要城門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北甕城城門上原有塊「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這塊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二次大戰後移至新公園(今228公園)內陳列,直到19982月才重新移回北門前方空地。

北門的二樓還有「千斤閘道」裝置,其為一石造的溝槽,位於木門內部上方,在緊急時可安裝千斤閘來頂住木門,以抵擋敵人的攻擊。這個千斤閘道」就像是金庸小說中小龍女古墓裡的「斷龍石」,在遇到強敵攻擊時可以放下自保,但不同的是小龍女的「斷龍石」放下後無法重啟,「千斤閘」則是用來強化木門,避免被攻破。

北門的千斤閘道


台灣第一個工業園區-清代機器局

北門是一通往大稻埕的重要聯外道路,雖說當時有艋舺與大稻埕的瑜亮之爭,但事實上經濟重心已經在大稻埕,因此清朝將大稻埕南側規劃為火車站,並在火車站南側設立清代機器局。

清代機器局是清朝自強運動在台灣推展的成果之一。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基於台灣孤懸海外、軍事建設不足、調度緩慢以及培植近代化技術人才等原因,設立台北機器局,這是清代第一個不在中國大陸設立的機器局,黃俊達說,這也是台灣第一個工業園區。

清代機器局完工後,主要製作槍礮子彈及修理槍礮,但還無能力製造槍械,後來曾負責鑄錢機器,開始鑄造五錢、十錢及二十錢的錢幣,同時還兼管鐵路的維修及伐木局,已由最初的軍需工廠轉變為多功能的近代工廠。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後,改設為「台北兵器修理所」,負責台灣全島陸海軍兵器之修理及各種砲彈小銃丸並藥莢等製造。自1900年後,砲兵工場正式交接轉由鐵道部使用,

清代機器局的位置位於目前路局的宿舍處,當初在開發北門捷運站時曾挖出部分遺物目前陳列在北門捷運地下街仍有很大一部分仍被埋在地底下,等待挖掘。
 
鐵道部

撫臺街洋樓-重要政府建築的樣品屋

撫臺街洋樓係於1910年完工為日本企業高石組公司所造,負責人為高石忠慥。高石忠慥原為日本大倉土木建設分公司的負責人,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日本政府軍需物資即是由大倉公司所提供。

高石忠慥於1896年已來到台灣,日本政府自1900年起推動市街改造計畫,他遂著手籌組建設公司承攬許多市街改造工程。然隨著市街改造計畫逐漸完成,高石組公司為尋覓下一個商機,因而於1910年採取合股方式,興建了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是棟相當特別的建築,雖為石木混合構造,但整棟看起來像是石頭做的,外面有造型華麗的騎樓式拱廊,屋頂由銅所做,為法國式的馬薩屋頂,再加上突出的老虎窗,氣勢十足。

黃俊達說,曾與一些老師討論過撫臺街洋樓的興建背景,其共同認為高石組公司在市街改造工程即將告一段落前,開始思索下一個商機-重要政府建築。因而高石組公司著手興建了一棟具有具體而微氣勢十足的街屋若依時間推估撫臺街洋樓很有可能成為第一棟重要政府建築的樣品屋。當然囉!這棟建築也不負期望地幫高石組公司承攬到許多政府工程,像是總督府博物館(現今之台博館)以及鐵道部廳舍等等。而現在的撫臺街洋樓則由臺灣歷史資源經理協會進駐管理。

撫臺街洋樓

北門及北門附近的古蹟是台北市相當值得造訪的地方,其方圓不到一公里處,即可看到台北當時建城時留下的北門、清代機器局、撫臺街洋樓,以及周遭現代的街道與建築,彷彿平行走在三個時空交錯的地方,古往今來,格外有趣。


北門郵局也是北門附近的重要古蹟,郵務是台灣交通史上另一個淵遠流長的故事,我們也將專門來談這個議題。

北門郵局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你一定要知道的客家人四大特性

桐花步道
圖片來源:謝嘉富@客家數位資源共享平台(cc by 2.5)

客家人是台灣的第二大族群,多由閩西、粵東等地移居過來,最早可遠溯至荷蘭時代即已到達台灣。唐山過台灣,客家人在艱苦的墾拓遷移過程中,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不僅保留原鄉的傳統,也逐漸發展出台灣獨有的客家文化,在全世界中顯得獨一無二。

過去我們對於客家人的刻板印象多為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等,但除了這些刻板印象外,客家人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為了進一步瞭解客家人的性格與文化,在好友許儷齡的推薦下,「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訪談了長年研究客家歷史與文化的黃永達教授。

「對於客家人而言,性格與文化往往是密不可分。」黃永達說,來台墾拓的客家人為了保護族人、爭取水源與分配資源,多以同鄉、同姓或同一家族的群居方式。他們共同帶來了家鄉的傳統與習俗,內化為族群的性格,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

 
一、敬重「伯公」

客家人非常熱愛土地,稱呼土地公為「伯公」。在客家話裡,「伯公」指的是祖父的哥哥,亦即家族中的大家長。

客家人的「伯公」與閩南人的土地公不太一樣。閩南人多是一個村庒才會設立一個土地公廟或福德祠。早期客家人墾拓時,所到之處,都會樹立一伯公雕像,最常見的就是在樹下,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客家人的「伯公」不僅管土地,還管水、管庒、管田,甚至於連婚喪喜慶都要迎請伯公來參與,可以說像家人一樣親近。為了表達對於伯公的感謝,傳統的客家家庭早晚都還會對伯公上柱香。

「伯公」不僅與土地結合,更與客家人的生活緊密相連。
 
客家人的土地廟-伯公

二、重視祖先及祖譜

客家人慎終追遠,祭祀祖先時,整個宗族必須一起到祠堂祭拜。比較特別的是,一般祠堂上都奉有歷代祖先的牌位,閩南人多以一個「某氏歷代祖先神位」做為代表,客家人的祠堂上則是把每個人的名字都寫在牌位上,因此客家祠堂上的牌位寫著密密麻麻的祖先名字。

由於刻寫祖先牌位相當不容易,必須整個宗族同意後進行,往往要50-60年才會大規模刻寫一次。黃永達笑著說,有時候連活人的牌位都已刻好放上去,出現自己拜自己牌位的情況,有些宗族為避免這種窘境,則會使用紅紙貼著活人的牌位。

客家人亦相當重視族譜,族譜代表著一個宗族的生命歷程,記載著家族的婚姻、繁衍、家訓以及遷徒的軌跡。

黃永達說自己家裡就有三本族譜,包括來台祖宗,自己本宗與原鄉祖宗等。客家人在見面時,喜歡藉由姓氏及祖先的發跡地等地緣關係,歷數祖宗八代與彼此之間的關聯性。他曾在某個場合中,在與對方算清楚祖宗八代關係後,當場叫一位20幾歲妙齡女子為「姑婆祖」。

眾所皆知,客家人很團結,內聚力強。黃永達表示,支撐這份團結與內聚力的背後,除了客家人共同的語言之外,主要植基於尊重祖先文化與族譜所傳承下來密不可分的關係。

客家大宅
圖片來源:謝嘉富@客家數位資源共享平台(cc by 2.5)

三、客家人很有禮貌

在鉅細靡遺的族譜記載下,客家人往往在歷數祖宗八代後,彼此之間或多或少具有些親戚關係,因此客家人非常重視禮貌,若遇到與自己年紀相若,多會將對方視成自己家裡的兄弟姐妹,在稱呼後面會加上敬語。

黃永達說,男生會叫做「阿O哥」,女生則叫「阿O姐」,所謂的「哥」與「姐」代表先生及小姐的意思,是一種敬語。而若遇到父執輩的長輩,則是在名字後面加上「伯」、「叔」。

客家人很少直接稱呼對方為OO先生或OO小姐。

 
四、用身家來感恩

敬天法祖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讓客家人相當重視感恩,甚至連身家都可以拿來感恩,可以說是感恩於一切。

黃永達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客家人用身家來感恩。

中國大陸福建詔安地區,有個張廖人家,「生廖死張」,張廖係為雙姓而非複姓,也就是客家人口中的「雙廖」。當時有位叫廖化的人,找來一個姓張願仔的長工,工作期間盡心盡力、十分忠心,因此廖化放心地將家業交其管理,並將女兒廖大娘許給他。張願仔為了感念廖化的恩德,死時遺願希望子孫在生時姓廖,以光耀母族,死後姓張,不忘本姓,張廖兩全。張廖姓目前遍布台中、桃園、雲林、南投和桃園等地。

另外,桃園新屋地區有個范姜姓氏,是台灣所獨有的姓氏。其祖先原姓范,由於爸爸早年過世,媽媽改嫁姓姜,姜姓繼父對於原姓范的5個小孩視如己出,這些小孩也相當感念繼父養育之恩,後來夫妻兩人決定讓小孩複姓范姜,這也是個連身家都感恩的案例。


愛心桐花
圖片來源:謝嘉富@客家數位資源共享平台(cc by 2.5)


當然,除了這幾個特性之外,勤儉持家、吃苦耐勞則是客家人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也因為這樣的特性,劉銘傳於1887年開始在台灣興建鐵路,由於興建過程相當艱辛,當時有許多不畏吃苦的客家鄉親投入鐡路興建與維修的工作,客家人對於台灣鐵路系統的建造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這也讓客家人與台灣鐵路結下深厚的緣份,直至現在,仍有許多客家鄉親從事與鐵路有關的工作。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為什麼要祭孔】

八佾舞
(照片由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授權使用)

今年的教師節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特別的教師節,從一開始勞工放假、教師不放假的爭議;到梅姬颱風出境的928教師節當天,幾乎全國放假一天,似乎所有放與不放的爭議都被風和日麗的颱風假化解了。教師節祭孔的緣由與背景似乎也讓這些紛擾與爭議給淹沒了。

為了瞭解教師節祭孔的由來,早在颱風來襲前幾天,「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特別訪問了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陳彩虹,來跟我們談談祭孔的歷史背景與文化。

祭孔的起源

祭孔,最早可溯源於西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逝世的隔年,魯哀公到山東曲阜的孔子故居祭拜孔子,同時下令保存孔子故居,並展示孔子用過的衣物及用品。

漢高祖劉邦依據周禮制定漢禮後,在路過山東曲阜時,以天子規格的太牢來祭祀孔子。「太」指的是大,「牢」指的是圈養家畜的欄圈,太牢也就是豬、牛、羊,屬於天子層級的大祀規格。

漢高祖以後確立了天子祭孔的典範,自東漢明帝起,規定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重要活動。

大成殿內觀

釋奠典禮成了祭孔專屬儀典

經過兩千多年來的發展,祭祀孔子逐漸演變成包含儀程、音樂與舞蹈的祭祀儀式,並發展成國家級的祭典。

陳彩虹表示,台灣目前祭孔的釋奠典禮是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於民國57(1968)要求教育部召集內政部等相關部會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針對禮儀、服裝、樂舞、祭器組成四個專案小組,共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究,訂定36道祭孔儀程,並選擇台北市孔廟做為示範地點。

外界較不清楚是,在祭祀孔子之前,會先由孔子的後代子孫及孟子與曾子的後代子孫到崇聖祠,祭拜孔子的五代祖先,象徵著慎終追遠, 接著才是釋奠典禮。

釋奠典禮主要包括:

一、預備、迎神

第一部分主要為預備及迎神,包括鐘鼓齊鳴、執事者各就其位及迎神,執事者指的是樂生、佾生及禮生等。樂生負責演奏傳統八音,所謂八音即是以「製作的素材」分為八大類,包括匏、土、革、木、石、金、絲、竹。

佾為行列之意。佾舞有八佾、六佾及四佾之分。八佾即每行、每列各有8人,加起來共有64人,為天子所專用;六佾則為36人,為諸侯所專用;四佾有16人,為卿大夫所用;二佾為4人,為士階級所用。

祀分為大祀、中祀及小祀三種,依階級分別由天子、諸侯及卿大夫適用。清朝之前,有的朝代祭孔採用大祀,有的則採中祀,由各朝代的君主決定其規格。「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於民國59(1970)定調採大祀祭祀孔子。然由於台北孔廟宥於場地所限,祭典只能跳六佾舞,自民國97(2008)以後開始擴建舞台,改跳八佾舞。

祭孔過程
(照片由台北市孔廟委員會授權使用)

二、祭祀

迎來先賢先儒的神靈後,先是進饌。秉持孔子「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的精神,祭孔大典中共備有「三羹、四食、十籩、十豆」等27種菜色,並依等級依序遞減為「八籩、八豆」及「四籩、四豆」,各殿宇加起來共有189道饌品。

緊接著為三獻禮,由正獻官與分獻官到各神位前獻帛、獻爵及獻酒。三獻禮後為總統上香及奉祀官上香。

值得一提的是祭祀程序中「飲福受胙」。「飲福」,係指祭祀完畢喝供神的酒;「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帶皮、脂肪及肉的三層豬肉。由於古代祭祀者向神明祈禱賜福,神明會將福澤賜於祭品中,祭祀完畢後由參與祭祀者分享祭品、肉或酒,藉此得到神明的祝福。三層豬肉過去多由正獻官帶回去。

由於過去拜拜的豬肉都是整隻宰殺後帶毛皮的豬、牛、羊,祭祀後地上多會留下些豬、牛、羊的毛,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智慧毛」。民眾相信,拿到「智慧毛」者會可以長智慧、考運佳,常造成民眾爭搶。然由於近年環保意識抬頭,這些祭品改以糯米粉所做的素食豬、牛、羊,祭祀後不僅可讓正獻官帶回去,也會分送現場民眾。
 
釋奠典禮共有189道饌品
(照片由台北市孔廟委員會授權使用)

為什麼要祭孔?

1.強調政權的正統

「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之筆所留下的歷史記載往往是許多當權者所忌憚,因此歷代皇帝為了強調統治政權的正統性,都會以大祀規格來祭拜孔子。

2.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漢朝的陸賈曾以一句「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上」來勸諫剛得到政權的漢高祖劉邦,讓儒家仁義禮治思想獲得劉邦的重視,更以天子的規格來祭祀孔子。

陳彩虹指出,而歷代帝王中最常到山東曲阜祭拜孔子,以清朝乾隆皇帝去8次,排名第一,這也看得出以「馬上得天下」的清朝皇帝對於儒家思想的重視。


3.台灣承繼兩千多年來的中華文化

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即開始恢復祭孔。同時由於中國大陸在1950年代開始推動三反、五反、大躍進以及文化革命等大規模群眾運動;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使得許多中國文化遺產遭到破壞。為了強調台灣承繼中華文化兩千多年來的道統,先總統蔣公更於民國57(1968)下令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全面研究祭孔的儀典與制度,可以說是完整保存這項文化。

儒家思想在台灣受到保存,也影響到鄰近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每年都會有許多日本、韓國的學術團體,都會來到台北孔廟來觀摩台北孔廟的釋奠典禮。

台灣各地承襲不同朝代的制度

台南孔廟是全台第一個設立的孔廟,台北孔廟則是全台唯一由民間捐資成立,再捐給政府經營,並於民國59(1970)被指定為祭孔釋奠典禮的示範地點。

由於台灣各地孔廟設立的歷史背景不同,其所採用的音樂與佾舞也有不同,台北、台中及桃園等地的孔廟使用的音樂均為北宋大晟府所編的大成樂章,佾舞為明代後期李之藻的頖宮禮樂疏;台南孔廟則是採用清制舞譜。

陳彩虹說,孔廟做為一文化載體,承載著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與文化,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活化孔廟與相關文化活動,希望讓民眾能夠多認識傳統建築藝術之美與仁義禮樂之德。



(採訪後記)
採訪過程中,聊到台北孔廟與龍山寺長得有點像,陳執秘笑著表示,因為兩者都是請來大陸泉州名匠王益順所建造。然而龍山寺是廟,孔廟究竟是不是廟呢?為了解答這個疑惑,當下即向陳執秘提出這個問題,陳執秘說,孔廟似廟而非廟,而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在於俗諺所說的「紅宮黑厝」。

有時侯寺廟與各姓宗祠在外觀建築上並沒有差別,最大的差別是建築內部的主要顏色。一般寺廟建築內部柵欄的主要顏色是用紅色,因而稱做「紅宮」;各姓宗祠建築內部柵欄的主要顏色是用黑色,稱做「黑厝」。龍山寺的柵欄是紅色,孔廟的柵欄則是黑色,而且孔廟大成殿後方的崇聖祠祭祀的是孔子的五代祖先孔廟正確地定義應是家祠而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