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為什麼拜拜要用香呢?】

老明玉香舖

「香」,在敬神儀式上扮演著相當特別的角色。

在拜拜時,只要香一點起來,即象徵著拜拜儀式的開始;隨著煙霧裊裊升起,彷彿人世間的聲音也能隨之傳達給神佛;在馨香環繞的神聖儀式中,似乎就能感受到心裡的平靜與自我的定位。

但為什麼拜拜要用香?起源為何?有人說香灰可以治病,這是真的嗎?拜拜儀式完成後,為什麼要燒金紙呢?為了解答這些疑惑,「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決定以此為主題,邀請萬華百年香燭老店-老明玉香舖的第三代傳人黃條原先生來為我們解惑。

「香」的歷史

黃條原表示,根據長輩口耳相傳的說法,用香的歷史可以遠溯至遠古時代女媧補天的傳說。相傳女媧娘娘透過五色石及焚香後所產生的煙來補天;後來焚香、燒香慢慢成為人們與神明溝通的管道。為了考據這個說法,筆者也查到,製香業的守護神為九天玄女,業者稱其為「香媽」,民間信仰認為九天玄女即為女媧娘娘的化身。

「香」的製程

究竟香是用什麼做的呢?

黃條原表示,香的主要原料為竹子、黏仔以及中藥粉。製香程序則是先將竹子切為細竹枝、香芯浸水、沾上黏仔,再沾上中藥粉,如此反覆三次,最後才是染香腳。

黏仔或稱為黏香,是由香楠樹皮磨粉而成,可食用。中藥粉是由近200種中藥材磨粉而成,包括甘草、大黃、甘松、土香、川芎、百草、大回、小回、蜜耆、青耆、桂枝以及六桂等等。


香灰可以治病嗎?

過去曾有人以香灰(或稱為爐丹)治病,黃條原認為這不是沒有根據,因為遵循古法製成的香,其主要原料為中藥粉及可食用之黏仔。香,透過瞬間燃燒的過程熟成,某種程度來講,與目前市面上的科學中藥粉,概念很相似,但也有人將爐丹放進壼裡加熱後服用。

每家製香店所使用中藥材配方其實不盡相同,像是黃條原在接掌家業後,曾根據進修習得的中醫藥理及時代變化,調整家傳的製香中藥材配方,更能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以中藥粉製成的香(照片由老明玉提供)

「香」的樣式及種類

香大致可以分為有香腳及沒有香腳兩大樣式。有香腳者,稱為線香;沒有香腳者,包括香環、臥香、淨香等。

香燃燒的時間與香的長度有關係,香的長度則是連同香腳一起計算。過去農業社會所使用的香較長,多為一尺半或兩尺,可以燃燒一個半小時以上;然由於進入工商業社會後,為縮短拜拜所需時間,以老明玉香舖為例,多以製作一尺三或一尺左右的香為主,燃燒時間約為1小時或40分鐘。此外,無香腳的香多為7吋或5吋。

香的顏色分為黑色、紅色及黃色三種。過去拜拜較常用黑色,喜慶時則改用紅色或黃色,客家人則偏好紅色的香。黃條原表示,由於黑色的香是加入木炭黑或石油萃取出的黑色煙灰,燃燒後不好清理,再加上環保及健康等因素考量,老明玉香舖開始改為製作本色的香,也就是說,香枝除了中藥及黏仔外,不再添加任何染劑。就顏色而言,有點像是土的顏色。
除了中藥粉外,有的香還會加上香精及香油,正統檀香的香油每公斤價值上萬元,這也是檀香昂貴的原因。部分不肖業者常為了節省成本,添加化學香精,企圖魚目混珠。黃條原說,他不便批評同業的做法,只強調這是良心事業,好香、壞香只要一點起來就知道,好的香能讓人身心舒暢、放鬆情緒,不好的香則會傷身。

整體來講,「香」具備三個重要功能,一是宣示敬神儀式的開始,二是扮演人與神之間的溝通橋樑,第三則可使人身心舒暢,更有人透過香灰來治病。

各式各樣的香


金紙的歷史

燒金紙也是令人好奇的。為什麼拜拜後要燒金紙?究竟燒金紙的典故為何呢?

黃條原表示,金紙的使用源自於唐太宗李世民,有次唐太宗睡夢中靈魂出竅至地府一遊,在地府裡看到許多過去曾跟他一起打仗的士兵向他要錢,李世民當下大發善心欲佈施。然由於陽間的錢與陰間的錢不同,閻羅王即指點李世民,說是陽間有對做草鞋的夫妻,人稱草地公及草地婆,曾將許多陽間的錢轉換為陰間的錢,預備至陰間使用。李世民回到陽間後,隨即下令尋找草地公及草地婆,並向其兌換了許多陰間的錢,分送給在地府的士兵使用。這是金紙店相傳金紙的起源

化金紙而非燒金紙

在提到「燒金紙」時,黃條原還特別糾正地說,一般人常說燒金紙,是不對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化金紙」。因為東西燒了即不存在;若是以「化」的方式,意指以另一種形體存在於另一次元空間。

金紙的種類

金紙的種類的使用方式隨著各地的風土民情及祭拜對象而有所不同。

在祭拜神佛時,北部地區多使用大百神金、大百天金、小壽金、刈金以及福金等五種,稱為五色金,代表禮敬天界諸神的最高獻祭。

每一種金紙代表著不同的意涵,像大百天金代表叩答恩光、答謝神明之意;大百神金則意指請神明再次保佑、並祈求平安。而小壽金、刈金及福金則代表著人間仟元及佰元等紙鈔。

大百天金、大百壽金

樂觀面對百年老店的挑戰

創立於1857年的老明玉香舖,其創始人黃燦自台南習得製香技術起家,幾次輾轉搬遷後,定居在現今萬華貴陽街現址,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由六年級生黃瓊儀接棒。

過去瘟疫盛行,燒香或化金紙對於環境具有消毒作用,現今則是為了節能減碳,因而開始倡導不燒金、不燒香。面對挑戰,黃條原樂觀地表示「一切隨緣」。因為香及金紙是對於神佛的心意,在質不在量。

黃條原認為,燒一柱好香遠比使用許多劣質香來得有價值、有意義。好的香係以中藥材製成,不僅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更可使人放鬆與沈澱心靈。此外,化金紙也可透過環保的方式進行。目前市面上有種環保爐,可以處理化金紙所產生的廢氣,而化金紙過程中所產生的熱度則可以用來燒水,絲毫不浪費資源。

一層樓高的龍香
(採訪後記)
近來因為採訪老明玉香舖的緣故,才知道家人與老明玉香舖有著深厚的緣份,像是爸爸與黃條原(黃爸爸)是義警同僚,爸爸還說黃爸爸是他生命中的貴人;此外,哥哥的小學好友是老明玉的第四代兒子。

同時也是在知道老明玉製香的過程後,才明白自己總愛在家拜拜的原因,因為家裡用的都是老明玉的香。有次曾風塵僕僕地從外面趕回家拜拜,在聞著香點燃後的馨香,浮躁的心竟然慢慢地平靜下來,感受到一股寧靜。我相信,環境與時代的改變或許是傳統香燭金紙店的挑戰,同時也是其發展的契機。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那些年台灣的中國宮殿式建築】



中正紀念堂,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先總統蔣中正先生而蓋的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及兩廳院均採用中國宮殿式建築風格,自1950年至1980年,台灣官方或半官方的建築採取此種風格。為進一步瞭解這段歷史背景,「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專訪了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徐明松,帶我們瞭解中正紀念堂及兩廳院的建築特色,以及那些年台灣的中國宮殿式建築。

歷史背景

徐明松表示,中正紀念堂用地在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原為一軍事用地;國民政府來台後,一開始由國防部接手,1970年代初期曾討論過要將這塊用地做為現代化的商業中心,以疏解西門町的都市人口與交通。然由於蔣中正先生於1975(民國64)逝世,這塊用地很快地被指定為中正紀念堂預定用地。

國家戲劇院

建築特色

中正紀念堂的設計與規劃採取競圖方式,公開徵求海內外建築師,提供設計構圖,經由初審、複審等過程,最後採用建築師楊卓成的中國式宮殿建築設計。

徐明松指出,中正紀念堂於1980年完工,儘管採取宮殿式建築風格,但若與典型中國帝王陵寢-明十三陵相較,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徐認為,中正紀念堂的設計概念近似南京中山陵,但也有建築師認為是從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得到啟發。

中正紀念堂基地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尺,主要建築包括紀念堂本身以及園區廣場兩側的音樂廳及戲劇院,構成三山並立的佈局;另外還有牌樓及環繞整個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環外迴廊。

1.政治語意豐富
中正紀念堂的本體建築有70公尺,約20層樓高。中正紀念堂的政治語意豐富,其屋頂是八角型,代表著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寶藍色琉璃瓦的屋頂、白色的大理石牆壁,還有紅色的如意花壇,分別代表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自由、平等、博愛」精神。

紀念堂建在三層寬廣的基礎上,方形的平面表示「中正」之意。三個台階象徵三民主義的「民有、民治、民享」。紀念堂的正面通往大廳的階梯共有89階,則象徵著蔣中正先生享年89歲。

2.兩廳院與牌樓亦採中國宮殿式設計
戲劇院及音樂廳的建築與八角造型的中正紀念堂,連結起來接近北京紫禁城建築的重要建築軸線。兩廳院也是採中國宮殿風建築風格,國家戲劇院採用皇宮宮殿等級最高的廡殿頂,國家音樂廳則是採用宮殿常見的歇山頂。

徐明松表示,中國式建築強調層次,像是民間建築常以庭院來區隔廳院,像是「三進二院」式建築;官方建築則以牌樓做為區隔。中正紀念堂前的牌樓亦是仿照中國宮殿式風格,其牌坊規制為「五門六柱十一間」規格,與古代皇陵前「神路」建築的牌樓相同,屬於中國傳統建築的最高等級。
國家音樂廳

南海學園計畫

徐明松指出,台灣同一時期蓋了許多中國宮殿式建築,其主要原因在於國共衝突對立,國民政府為與中共區隔,以確立其承繼中華文化之道統與法統地位。

中共於1950年代開始推動三反、五反以及大躍進等大規模的群眾進運動;1966年更發動文化大革命,使得許多中國文化遺產遭到破壞。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已開始思考如何與中共區隔,以推動民生主義之文化建設為目的,自1950年起劃出台北市植物園部分土地成立南海學園,推動「南海學園計畫」。自1967年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現名為文化總會),展開以復興中華文化為目的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捍衛中華文化。

科學教育館

南海學園內各館舍具有強烈的中國建築特色,包括學術機構(中華民國孔孟學會)、政府機關(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教育廣播電台)以及相關展示館(歷史博物館、藝術教育館、科學教育館)

徐明松表示,在那段期間,台北有許多官方或非官方的建築多為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像是圓山飯店、台北廣播電台、中山足球場、銘傳大學、文化大學以及陽明山中山樓等等。這股風潮幾乎橫跨了20年左右,中正紀念堂及台北車站則屬於中國宮殿建築風潮末期的代表。



國立歷史博物館


台北廣播電台
圓山飯店

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你知道全世界傳統藝術美術館密度最高的地方在哪裡嗎?】

龍山寺剪黏
台灣社會習於透過民俗來區分界線,往往一個村子裡面就會有二至三個庒,每個庒裡幾乎都會有一個共同的信仰,也就是俗稱的「庒主」,一開始會由各家輪流供奉;若由庒裡民眾一起集資蓋廟,就成了庒裡的「庒頭廟」,也就是屬於全庒的公共財產。

全台灣登記有案的廟宇,高達一萬兩千多座,幾乎每座廟宇裡都有許多美麗的裝飾,如果將這些廟宇視為台灣傳統藝術的美術館,那麼台灣將是全世界擁有傳統藝術美術館密度最高的地方。

每個廟宇裝飾藝術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日前特別邀訪台灣傳統裝飾藝術觀察者郭喜斌老師,帶我們一起認識廟宇裝飾藝術。

青山宮藻井


展現財力與歷史文化深度

郭喜斌表示,廟宇除了提供人們祭祀的空間外,還花了許多金錢與心思來做美化與裝飾,由於裝飾藝術的典故來源遍及歷史、文化以及文學等層面,使得裝飾藝術不僅代表著這間廟宇的財力與社會形象,地方父老更想藉此展現其文化涵養與藝術水平。

若依照工藝種類來區分,台灣廟宇的裝飾藝術大致可分為石雕、木雕、泥塑、交趾陶、剪黏、彩繪以及磚雕等類型,而不論是何種類型的裝飾藝術,均以「畫」作為根本。

承襲中國傳統歷史人文的教化故事

台灣廟宇裝飾藝術的故事種類相當多元,包括神話故事、封神演義、歷史故事、三國演義、西遊記,以及台灣在地神明傳說等等。為了發揮教化的功能,所挑選的故事不外乎希望人們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對朋友有義,乃至於對於個人品格的要求。

忠孝節義不僅是傳統的道德準則,更是廟宇裝飾藝術重要的教化題材。郭喜斌舉例說明,「忠」的部分,以三國時代的孔明出師表為代表;「孝」的部分,多以二十四孝的故事為主軸,像是唐代名相狄仁傑望雲思親的典故;「節」的部分,強調志節,像是漢朝時蘇武牧羊,代表的是高尚氣節與愛國情操;「義」的部分,最常被廟宇採用的是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

被標榜為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亦是廟宇故事的重要題材。舉例來講,「禮」的故事典故出自於論語中「孔子問禮」;「義」的典故出自大家耳熟能詳的桃園三結義;「廉」的故事,多以從不接受饋贈的「楊震說四知」以及大禹治水等故事,做為廉能的典範;「恥」的部分,則以句踐臥薪嘗膽的雪恥故事為代表。

發展出台灣在地故事

郭喜斌表示,台灣承襲了中國閩南一帶的文化,受到潮汕地區的影響深遠,從過去的說文解字,乃至於南管、北管等藝陣文化,最後在台灣發展出在地的歌仔戲。廟宇內的裝飾故事也不例外,像是萬善爺捨舟救人、媽祖助鄭成功等,都是台灣發展出來的在地故事。


嘉義笨港水仙宮桃園三結義(照片由郭喜斌提供)


連續三集的「鍾馗嫁妹」

在談到最特別的廟宇壁畫故事時,郭喜斌認為,由不同大師前後分別創作且連續三集的「鍾馗嫁妹」系列,令他印象最深刻。

「鍾馗嫁妹」是台灣廟宇中相當常見的壁畫故事,一般而言,該幅壁畫多位於廟宇主位的虎邊,依據左青龍、右白虎及左進右出的概念,「鍾馗嫁妹」的「妹」字,指的是鬼魅的「魅」,意指把不好的東西送出去。

台北市保安宮正殿後方有幅潘麗水所繪「鍾馗迎妹回娘家」壁畫,裡頭畫著鍾馗妹妹結婚在多年後,帶著小孩回家看望老媽媽,其中外甥拉扯著鍾馗的鬍鬚玩耍,相當逗趣。郭喜斌原以為「鍾馗迎妹回娘家」係潘麗水自行創作,後來在造訪台南大天后宮後,意外發現其中有幅陳玉峰大師所繪的「甘為甥作馬 慈愛語終南 試問歸寧宴 曾經鬼肉啖」的壁畫,畫面上由鍾馗將外甥扛在肩上、手拿著鈴鐺,旁邊還有幾個小鬼,有的挑擔、有的則反手被綁住。

由於陳玉峰老師的詩詞及構圖,讓郭喜斌相當興奮,進而考證了潘麗水與陳玉峰兩位大師創作的先後順序。就時間序而言,位於台南大天后宮的「甘為甥做馬」乙圖創作於民國40幾年,較創作於民國60幾年的台北市保安宮的「鍾馗迎妹回娘家」為早。而就概念而言,則是一脈相承的鍾馗妹妹出嫁及回娘家系列。

台南大天后宮陳玉峰所繪之鐘馗迎妹系列(照片由郭喜斌提供)


台北市保安宮潘麗水所繪之鍾馗迎妹回娘家(照片由郭喜斌提供)

體認到自己的使命

原為大同公司員工的郭喜斌,由於產業外移、公司精簡人力,戲稱自己是分批下車的其中一員。基於個人興趣的緣故,郭喜斌在大同公司工作期間,利用工作閒暇,參加保安宮古蹟解說的訓練課程,有次意外地拜讀了篇保安宮研討會的論文,依照論文內容,按文索驥,一一找出文中所述保安宮所有的裝飾藝術,從此一頭栽進台灣傳統裝飾藝術觀察者的行列。

近年來,郭喜斌一連出了幾本書講述台灣廟宇裡的裝飾藝術,像是「聽!台灣廟宇說故事」及「圖解台灣廟宇傳奇故事」等,也開始接到許多非利組織或小學邀約,希望郭老師能到學校裡啟蒙孩子們對於裝飾藝術的涵養。為了讓小朋友們有切身感受,郭喜斌在赴小學講授課程前,特別到小學附近的宮廟拍攝照片,沒想到竟然讓他發現,許多宮廟開始出現可怕的雷同錯誤,像是原應為「昭君和番圖」竟然變成「西施和番圖」,王「羲」之變成王「義」之等等。

郭喜斌表示,民國50-60年代以前的廟宇裝飾藝術,多由師傅在現場做或在廟埕手工打造,對於文本與藝術相當講究,即便是寫錯字,也只是一兩件作品寫錯。但現今的廟宇裝飾卻不甚講究,已不再強調過去龍邊與虎邊不同的構圖,有的廟宇還用同一張圖的翻圖。再加上,現今的廟宇裝飾藝術多由工廠大量製作,因此只要一有錯,就會出現全台灣好幾處廟宇裝飾藝術皆錯的笑話。

「我終於知道自己的使命」浸淫台灣傳統裝飾藝術18年的郭喜斌眼睛發亮地說。由於聚落內的廟宇是集合地方眾人之力與血汗錢而成,廟宇內的裝飾藝術之美,更使得廟宇成為民眾居家附近的傳統藝術美術館,堪比米蘭大教堂。

因此近年來,郭喜斌開始透過網路、臉書等新媒體的運用,在不指涉廟宇名稱的情況,一一找出這些錯誤,進而呼籲民眾及周遭的朋友,回去家鄉聚落的廟宇檢視有無類似錯誤,希望更多的人一起投入在地文化自信與認同的行列,建立在地文化尊嚴。

令人振奮的是,已有廟宇在整修時從善如流地改正了這些錯誤,像是位於雲林縣水林鄉蕃薯厝順天宮,十幾年前整修時曾出現些許錯誤,廟方在近兩年的整修中,從善如流地改正了這些錯誤。

郭喜斌說,這顆種籽已經播下了,未來希望能藉由更多人的散播,讓台灣傳統藝術觀察與監督能夠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