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這裡曾是台灣最早服飾批發市場,看它如何再起】

艋舺服飾商圈形象LOGO

台灣的紡織與成衣產業曾是台灣最大的創匯產業,幾次產業外移後,成為搖搖欲墜的夕陽工業艋舺服飾商圈曾是台灣最大的成衣批發市場,全盛時期還曾道路自動封閉摩頂放踵,而今卻門可羅雀,令人唏噓。為了探源這段歷史,Ramble Taipei」特別專訪了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榮譽理事長洪文和,帶我們回憶商圈的光榮歷史以及未來將如何再起。

台灣原住民很早以前即開始抽麻來做編織,台灣紡織業的興起,則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開始。當時台灣紡織業屬於殖民產業,將紡織所需的原料運往日本,加工成紡織品後再回銷台灣,因此台灣在那段時期的棉布多由日本進口。台灣本土生產的麻布,則用來製成麻布袋包裝庶糖等產品運回日本。

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上海幫及山東幫的紡織業者,從中國大陸帶來了大批的原料及機器到台灣落地生根,同時也帶來了成熟的紡織技術,在政府政策鼓勵下,紡織業成為台灣最早起步的工業之一。

民國480428日台灣最早的人造纖維問世,由於人造纖維多重種類用途,再加上台灣當時不論是紡織技術、販售價錢或低廉的資等方面都讓讓台灣紡織業深具國際競爭力,成為台灣最大的創匯產業


 拼接衣起家的艋舺服飾商圈

民國4050年代,台灣物資缺乏,有錢人家都請師傅幫忙訂做衣服,由於當時並沒有所謂「成衣」的概念一般民眾的衣服都只能到布行剪布、回家自行縫製,因此縫紉機成為那一輩的媽媽們出嫁時必備的嫁粧。

來自彰化芳苑的洪蔡閃女士可以說是艋舺服飾商圈的開山祖師爺,其兒子所開的「洪勝美服飾行」是艋舺服飾商圈的第一家成衣店。當時的洪蔡閃女士為貼補家用,到工廠買些剩下的布邊(即邊腳布,也就是裁剪剩下的布),進而加工拼製而成「拼接衣」販售。後來生意愈做愈好,從原先揀布邊來做的「拼接衣」,發展到直接買布來做成衣,店面也愈開愈大,若是人手不夠,就回彰化家鄉找親朋好友來幫忙做。



交通也是艋舺服飾商圈崛起的重要因素。由於萬華火車站是緊臨台北火車站的大站,若說台北火車站是人群南來北往的轉運站,那麼萬華火車站則是當時的貨運轉運站。由於載送貨物非常方便,艋舺服飾商圈成為台灣最早的成衣批發地,除了全省各地的人到此地批貨外,還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會來買衣服。

艋舺服飾商圈在全盛時期,遍及和平西路大理街、西園路及康定路一帶,擁有高達2000多家服飾批發店,只要能掛上衣服的地方,即便是樓梯間或一面牆,都可以掛起衣服來賣。過年前更因人潮擁擠,道路會呈現半自動封閉的狀態,當時一家店面每年收入都能達到上億元以上,收入相當驚人。
 
一家接著一家開的艋舺服飾店

艋舺服飾商圈的特色

1.「洪家班」稱霸

隨著洪蔡閃女士的生意愈做愈大,從拼接衣到成衣,採取前店後廠方式,前面的店面賣衣服,後面就是成衣工廠,自己做、自己賣。店面因此愈開愈大,只要人手短缺就回家鄉找親戚來幫忙,主要原因在於自己人方便管錢與商量加班。複製這種成功模式,進而起而效尤的人也愈來愈多,因此整個商圈有九成以上的店家姓洪,形成所謂的「洪家班」。

巧合的是,五分埔的成衣市場中也有很多姓洪的店家,令人好奇是否姓洪的人特別會賣衣服?

細究之下,原來在民國50年代,新店溪泛濫嚴重,造成萬華西園路一帶時常淹水,因而政府在當時仍未開發的五分埔地區蓋了些簡易公寓來安置這些人。這些人當中多數姓洪,被安置後也將艋舺成衣的經營模式帶過去,再加上五分埔臨近松山火車站的交通因素,因而寫下五分埔成衣市場的另一個故事。

 
2.0歲賣到99

艋舺服飾商圈區的成衣種類非常多,從0歲賣到99歲,不論是男裝、女裝、孕婦裝,或者強調機能性的跳舞裝或防磁波裝都有。而在喜宴場合打扮入時的媽媽、婆婆或阿姨身上所穿的「親家母裝」,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3.特製錢長條桌

艋舺服飾商圈在鼎盛時期,一家店的每年營收至少上億元,而且都是現金交易。店家為了做生意,常常會訂製一張長條桌,桌面上會挖個洞下面緊連著深度達兩米的櫃體。就功能性而言,長條桌的面是用來整理衣服,桌面上的洞則用來塞現金,兩尺深的櫃體就是一個巨大的錢櫃

曾經躬逢其盛的老前輩說,當年除了把錢塞進長條桌外,還必須多準備一把長尺,把錢下去,以免錢太多塞不進去。晚上打開長條桌算錢,是每家店面最痛苦的事,因為當時只有百元鈔,沒有仟元鈔,老板常常會算錢算到睡著。

特製收錢長條桌

夕陽產轉型

民國70年代,大家樂盛行,全台風靡簽賭,台灣工資逐漸高漲,台幣也在民國75年至76年左右快速升值,再加上成衣產能過剩,以及東南亞與大陸崛起等因素,台灣的紡織與成衣競爭力迅速衰退。由於紡織業屬於高勞力密集產業,為了尋求出路,民國74年及民國78年各有兩次紡織業及成衣業的產業大外移,許多加工廠外移至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等低工資地區。

紡織及成衣產業從第一大創匯產業到夕陽工業,艋舺服飾商圈近年更接受經濟部工業局與中小企業處輔導,亟思轉型與新的出路。洪文和不諱言地表示,艋舺服飾商圈一定要轉型,目前初步已找出幾個方向:

1.調整銷售模式

由於艋舺服飾商圈過去七成以批發生意為主,三成才是做零售生意,在批發市場急遽衰退後,零售無法立即補上缺口,造成店家生意慘淡,因此未來將朝向批發零售各占比一半的銷售方式。

此外,如何精進店家的零售技巧,也是艋舺服飾商圈的一大考驗。由於此地多為老一輩的店家,對於時下最潮的流行趨勢並不在行,因此必須從頭學習櫥窗擺設、衣服穿搭,乃至於零售推銷技巧等。



2.產業觀光化

「產業觀光化」是未來發展的主軸。洪文和認為,艋舺服飾商圈的獨特性在於這裡的文化與故事,希望顧客不是只有買衣服,也能共同分享當年的盛況。

同時也將推動體驗式行銷,讓顧客在這裡都能買到屬於自己或與朋友、家人共享、獨一無二的服飾

MITDITBIT

台灣紡織功力目前在全世界已屬於前段班的學生,像是Goretex的布料為各大知名品牌所採用;2014年法國的「費加洛報」更曾以「台灣贏在更衣室」專文來讚許台灣的紡織成就;台灣的機能性布料在全球市占率更是達到七成以上。

紡織產業屬於高勞力密集產業,過去台灣MIT(Made in Taiwan)著稱於世,然隨著台灣工資高漲,東南亞及大陸崛起,而被取代。
 
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
為了突破困境,政府近年積極培育國內設計師,希望能推動DIT(Design in Taiwan),目前已有國內設計師到國外拿到設計大獎,證實台灣的服飾設計能力已有國際級水準,可謂小有成果。「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即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借重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的專業,以專案合作方式推動,希望成為一個服飾設計的平台。

有了DIT的實力後,台灣紡織與成衣產業,最重要的目標在於BIT(Brand in Taiwan),希望台灣能夠自創品牌,走出代工困境。
西園29內觀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回顧台灣百年金融史】

台灣銀行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Bank3.0乃至Bank4.0的時代已然來臨,銀行指的已「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一種只要藉由網路連結即可進行的金融行為。到銀行臨櫃辦事即將成為一種歷史,為進一步瞭解台灣百年來的金融發展,我們特別找了中國科技大學財稅系助理教授張怡敏,來為我們介紹台灣的金融發展史。

台灣過去並沒有銀行,銀行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後才設立的現代化金融機構。清代時的金融機構為「媽振館」,「媽振館」係由英文merchant翻譯過來,主要由廣東、廈門、汕頭等地商人所組成,其角色介於洋行與本地茶商之間,仲介外國資金與本地商品,因此兼具貿易與金融貸放的功能。

曾有人從歷史發展的觀點,認為台灣的金融版圖是從三張拚圖組成。第一張拼圖是日據時期留下來的金融機構,第二張是在大陸設立,隨國民政府來台復業的金融機構,第三張則是光復後在台灣設立的金融機構。循此觀點,台灣的金融版圖必須要再加上第四張拚圖,也就是一次金改後整併的金控公司,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拼圖。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1895年,日本大阪中立銀行在基隆設立「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出張所」指的就是辦事處,這是台灣第一家現代化銀行。由於日本政府剛開始對於在台設立銀行並不熱衷,後來為了便於在台發行貨幣、支持台灣產業以及推動南進政策等目的,日本國會於1897年通過台灣銀行法,1899年成立台灣銀行。貨幣的發行代表主權宣示的開始,台灣銀行成立後,媽振館的角色逐漸被取代。

台灣銀行法通過後,在台日資也跟著集資成立台灣貯蓄銀行,這是台灣金融史上的第一家民營銀行,也是現第一銀行最早的起源。由於台灣貯蓄銀行以儲蓄業務為主,當時的股東們為增加收入,一度想要增資轉型為商業銀行,卻因碰到日俄戰爭而作罷。1910年,阿猴地區(現今之屏東)成立了台灣商工銀行;1912年,台灣貯蓄銀行與台灣商工銀行合併為台灣商工銀行,這是台灣金融史上的第一個合併案,台灣商工銀行也成為當時民營銀行領頭羊。

台灣銀行

1905年成立的嘉義銀行及彰化銀行,其成立背景都是因為日本政府實施地租改正制度,地主們利用政府收回大租權的公債補償金做為主要資本而成立的銀行。嘉義銀行後來於1923年與台灣商工銀行合併。

此外,大稻埕茶商李春生家族於1916年成立新高銀行,其創立目的在對製茶者及茶農提供資金,後於1923年與嘉義銀行同時併入台灣商工銀行。華南銀行則於1919年由板橋林家發起,並由台灣銀行支持成立之銀行。華南銀行可以說是在日本政府南進政策下所成立的銀行,以開發南洋及大陸的華南地區為主要目的,故名「華南」。

1920年,日本進入慢性恐慌,日本國內股票大跌,並波及台灣。日本這一波的慢性不景氣對台灣金融界造成兩大影響,包括勸業銀行來台設立分行,以及嘉義銀行與新高銀行於1923年與台灣商工銀行合併。

日本殖民統治時間,台灣共有七家銀行,包括台灣銀行、台灣商工銀行、彰化銀行、華南銀行、株式會社台灣儲蓄銀行、日本三合銀行以及日本勸業銀行在台分行。其中,株式會社台灣儲蓄銀行與日本三合銀行於被台灣銀行合併,台灣商工銀行在光復後改名為第一銀行,日本勸業銀行在台分行改為土地銀行。

國民政府真正接收的是五家銀行,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以及彰化銀行。一銀、華銀及彰銀則是我們一般所稱的「三商銀」,意指歷史悠久的三家商業銀行。銀行之外,日據時期台灣還有其他金融機構的興起,像是信託會社、信用組合、產業金庫等。
原為勸業銀行台北分行的土地銀行

台灣光復至1980年前由政府主導金融市場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各金融機構亦隨之來台,並於1960年至1970年間先後在台復業,包括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中央銀行、郵局、中國農民銀行以及中央信託局。

事實上,這幾家銀行剛開始在台灣只是象徵性的存在,並未正式復業,其主要原因在於台灣那個時期的產業並不是那麼發達,還沒有那麼多的資金需要,象徵性存在是為了與共產黨爭立正統之位,以保存海外資產。

就金融管制而言,1980年以前的金融體系一直是由政府主導並嚴格管制,不僅國外銀行不能來設分行,民間不能自行設立銀行,利率與匯率也都是管制的。儘管政府原則上不允許設立新銀行,但仍有幾家銀行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而設立,像是為號召華僑對政府向心力而設立的僑資銀行,如華僑商業銀行及世華銀行;北、高改制為院轄市,為扶助地方建設而准予設立台北銀行及高雄銀行;還有為使金融安定,將民間的「合會」改制為中小企業銀行等等

日據時代即存在於各地的農會與信用合作社,由於採會員制,再加上規模較小,屬於地區型的金融機構,政府剛開始在管制上除了力有未逮,仍帶些放任的因素,使得嚴格控管的金融體制下仍然有漏洞存在,因而爆發金融危機,像是1985年的十信擠兌以及1995年的彰化四信擠兌等。

合作金庫

1980年後金融自由化

1980年以後,由於金融自由化已成為國際潮流,再加上台灣出口擴張貿易政策的成效,對外貿易持續維持鉅額順差,在外匯存底增加與國外要求開放金融市場的壓力下,政府開始被動開放金融自由化政策。

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包括:利率自由化,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撤除銀行存款的利率管制;允許民營銀行的設立;以及外匯自由化,將匯率制度由固定匯率改為機動匯率。而在允許民營銀行設立方面,主要因為1989年修訂「銀行法」,當時設定的銀行資本額為100億元台幣。對於100億元的資本額設定,曾有說法表示,政府當初認為已屬高門檻設計沒想到各方趨之若鶩為擺平各方勢力,申請者無有不可,從此造就了台灣金融界百家爭鳴的情況,1990年申請設立的銀行高達16家。

開放設立民營銀行後,另外還有部分投資信託公司轉型、1997年信用合作社改制以及1998年公營銀行民營化,根據財政部金融局的資料,截至2001年止,本國民營銀行共有48家民營銀行、5家公營銀行,以及38家外國銀行在台分行。


一次金改與二次金改

過多的銀行使得同業間的競爭相當激烈,也使得銀行業的淨值報酬率下滑、資產品質惡化,為了改善金融問題,2000年修正「銀行法」,並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允許銀行、保險與證券三行業異業合併2001年通過「金融六法」,2002年推動第一波金融改革,提出「258計畫」,亦即二年內將銀行逾放比降至5%以下,資本適足率提升至8%以上,這也是一般所稱的「一次金改」,改革期間共同13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2004年則宣佈推動「二次金改」,過程弊端連連,終因官商勾結而宣告失敗。

台灣銀行規模過小,很難與國際級銀行相提併論,缺乏競爭力,因而近來以金融業的「亞洲盃」「世界盃」目標,希望能推動公公併、公民併或民民併,而不論是何種併法,其出發點都是希望能擴大銀行資本額具備國際競爭力為主要考量。

台灣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華南金控

成立金融文物館的必要性

科技的發展使得實體銀行的功能逐漸被取代,銀行轉型已是正在發生的現在進行式,民眾只要透過網路或手機的操作,即可辦理過去大部分必須臨櫃辦理的事,銀行指的已「不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一種只要藉由網路連結即可進行的金融行為。

有鑒於此中國科技大學財稅系助理教授張怡敏認為將金融史的教育當成公民教育的一環金融文物館在實體銀行式微的趨勢下,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日前曾透過文章倡導成立金文物館,希望藉由各家行庫閒置之辦公地點來設置。


近年來,由於各家銀行的重視台北市目前至少有10家金融類文物館,像是中央銀行的線上虛擬博物館台灣銀行文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上海商業銀行行史館股票博物館中國信託以及華南銀行的行史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