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從120周年校慶看台灣教育發展史】


1895年設立芝山巖學堂

台灣的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連橫在台灣通史序中所描述的「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最為貼切。台灣的教育可以遠溯至荷蘭及西班牙的傳教士為了傳教所設立的學校,教導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教義或教禮,以養成傳教士為主。

鄭經時期,陳永華曾請建聖廟、立學校,在台南孔廟建成「全首學」。清代時期對於教育亦相當重視,開始在設置各級儒學,強調識字與知書達禮,教授的機構以官設義學、私塾、學堂或書院為主。日據時代,則可以說是台灣「近代學校」的開始。

為瞭解台灣近代教育的歷史,「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專訪了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為我們解說台灣的教育發展史。

近代學校的起源

所謂「近代學校」是19世紀西方國家的產物,當時新成立的民族國家為了從教會手中奪回對國民的教育權,藉由教育內容進行國民統合,有組織地傳達一種價值與知識體系。也就是說,國家要發展自己的語言、詮釋自我的歷史以及版圖,在學校中統一教授國語、歷史以及地理等科目。

台灣在1895年割讓給日本,日本為了有效統治台灣,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殖民與同化。當時總督府下設民政、陸政及海政等組織,歸屬於民政下的第一位學務部長伊澤休二,其認為治理台灣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台灣人聽得懂日本人講的話。

清代劉銘傳曾在大稻埕設立西學堂,張欽鵬表示,伊澤休二廢止該學堂後,原打算在大稻埕設立新的學堂,卻因遭到當地文人扺抗而作罷;轉而在文風鼎盛、曾有士子如林美譽的士林地區,設立芝山巖學堂,培養通譯人才。


芝山巖學堂舊址















後來發生六名日本老師被士林附近抗日民眾殺害的「芝山巖事件」,震驚日本當局,遭到在台日軍嚴厲報復,不僅停課三個月,並將學校暫時遷至萬華祖師廟。為了管理方便,日本政府選擇在總督府旁的原城南孔廟處興建新校舍,於1896年設立「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這也是現今愛國西路台北市立大學所在地。而選擇在原孔廟的興建新式學校,也帶有日本政府想推翻中國文化傳統,殖民統治台灣的意識考量。

師範教育與附屬學校先行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最初設有師範部與語學部,著眼於培養師資及通譯人才,這是台灣師範教育之始。同年在國語學校下設三所附屬學校,包括第一附屬學校(士林國小)、第二附屬學校(老松國小)以及第三附屬學校(大龍國小)


台灣師範教育發源地

歷次「台灣教育令」反應不同時期的教育政策

日本在台灣的教育政策主要分為幾個階段,張欽鵬指出,日本政府歷次頒發「台灣教育令」可做為不同階段的分水嶺。

日本統治初期(1895年至1919)並無明確的方針,以語言教育為主,其次才是給予德教和實用的知識。

1919年頒發「台灣教育令」後,以同化為主要目的;1922年頒新「台灣教育令」,其目的在於實施日台共學制度,中等學校以上為日台共學,初等教育部分則是日籍子弟讀小學校,台籍子弟讀公學校。

1941年公布的第三次「台灣教育令」,時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在台發起皇民化運動,要讓台灣人徹底地皇民化,台灣的小學校和公學校也因此改稱為「國民學校」。


士林國小前身八芝蘭公學校

日式近代學校教學特色

1.集中授課、照表操課

張欽鵬表示,清代教學以科舉為主要的目的,教授四書五經,不同年齡的依照自己的進度,各自讀各自的書,夫子只能依個別進度叫來前面背書。作息則以夫子的時間為主,沒有固定上下課時間,這部分,胡適在其患有眼翳病一文中曾提及。

日本設立學校後,開始規劃學區,並頒訂一致的教學版本;同時也開始依照不同的年紀,制訂課表,由老師站在前面統一授課。學期制及放假日的規定,也是從日本開始的。

2.強調公民與道德、體能以及儀式性活動

張欽鵬指出,日本公學校的課程強調修身課,很像是我們所講的公民與道德。1898年總督府制定「台灣公學校規則」,其中規則第四條規定教授科目為:修身、國語、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以及體操等八個科目。

過去中國人曾被稱做東亞病夫,「辮髮、纏足、吸鴉片」為當時日本人口中台灣人的三大陋息。體操課的目的在使四肢動作機靈、身體健康。體操課的訓練在培訓紀律與一致性的行動,操作方式很像我們小學時「立正!」「向右看齊!」整體移動隊伍時「齊步走!」一面數著「一、一、一二一」,在訓練身體的同時,也讓小朋友從小習於服從口令與整體行動一致。

日本強調軍國主義,在每個學校都設有司令台,每天都升旗以及精神講話,這個做法也延續至國民政府時期。

士林國小操場及司令臺

歡慶呷百二的老松國小

位於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旁的老松國小,最早的發源地在現今環河南路上的高氏宗祠,其原為學海書院,1896年設立「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後,開始教授國語課程,後遷至祖師廟,利用寺廟的廂房授課;桂林路現址完成後才遷入。

張欽鵬表示,老松國小的校史,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台灣國小教育史的縮影,從台灣總督府第三附屬學校、艋舺公學校、老松公學校、國民學校以及國民小學。他進一步指出,若某一學校的校史中包含著公學校的歷史,一方面設立的年代較早,也代表該學校曾為當地的繁榮或人文薈萃之地,像是老松國小、士林國小及大龍國小,依循著「港口、廟口、市街、學校、社區」的發展模式。

老松國小曾在民國55年時,創下一年學生人數11150人的紀錄,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學」,每班班級人數曾高達90名學生。張欽鵬說,那時候連校長室都拿來當教,校長則在穿堂裡隔著屏風辦公。

老松國小當年造成學生額滿的原因在於,當時還需要考初中,因為老松的升學率非常高,90名學生中,在籍生有70位,其他則為越區就讀或重考。
 
老松國小

經典八爪溜滑梯
最為經典的是,一般國小多設立大象型溜滑梯,附有兩個滑道;老松國小為了因應這麼多的學生,下課時間還必須動員老師維持秩序,在民國50幾年時,做了一座洗石子材質的八爪溜滑梯,也就是共有八個滑道的溜滑梯,一次就可以滑下八個小朋友,避免小朋友下課排隊等太久。這個八爪溜滑梯在國內不僅罕見,現亦已成為老松校友回母校必去回味小學時光的地方。

民國57年實施九年一貫教育,再加上政府推行家庭計畫以及東西發展的差異,造成老松國小的學生人數銳減,目前只剩五、六百名學生。


從學堂到近代學校,張欽鵬認為,整體而言,日本普設公學校後,讓台灣的教育漸漸普及,儘管帶有殖民主義的意涵,但對於台灣現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亦有不可抹滅的功勞

老松國小八爪溜滑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