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如何泡杯好茶? 漫談台灣茶的歷史與文化


台灣的茶曾被稱為「Formosa Tea(福爾摩莎茶),揚名國際,深受歐美市場歡迎,喝茶文化至今仍深植在台灣文化中。為了探究台灣茶葉的歷史,「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專訪具有30年茶專業背景工作經驗,目前為台灣區茶葉輸出葉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吳元鑫,與我們談談茶的歷史與文化。

台灣茶的歷史

根據諸羅縣誌記載,在水沙連(現今魚池、埔里等地)一帶,曾發現台灣原生種「山茶」。由於「山茶」味道相當苦澀,經濟價值不高,當時未被廣泛利用。根據農委會茶葉改良廠的調查統計,山茶不止出現在南投日月潭,還包括南投仁愛鄉以及高雄六龜等山區,數量不多。「山茶」多屬喬木型、大葉種,與雲南的樹種相同,並非目前常見的灌木型茶樹。

台灣灌木型茶樹種移植最早可追溯至1855年,地方相傳係南投鹿谷鄉唯一舉人林鳳池自福建衣錦還鄉時,自武夷山帶了30幾棵凍頂烏龍茶樹,並分送親友種植,這是鹿谷鄉凍頂烏龍茶的故事。然依據逢甲大學陳哲三教授的考證,凍頂烏龍茶不太可能在清光緒之前傳入台灣;對於不同的說法,地方人士認為,美麗的傳說,有助於地方發展,何必追究其真偽。

1866年,英國人約翰·杜德(John Dodd)引進了許多小樹種的茶苗至台灣,開始大規模繁殖、引進製茶技術,並設置精製廠外銷,最遠曾外銷至美國紐約,使得美國成為台灣烏龍茶的主要市場。這是台灣茶葉商業化量產的開始,約翰·杜德也被稱為「台灣烏龍茶之父」。

當時外銷的茶葉稱為「福爾摩莎茶」,吳元鑫表示,由於那個時候並沒有揉捻技術,「福爾摩莎茶」屬於「條型的烏龍茶」,味道很像紅茶,因此受到歐美人士歡迎。

到了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由於茶是特許事業,像是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當時曾在三義以北建造了八個製茶工廠,包括新店、大寮及大溪等地,並於1920年代自印度阿薩母地區引進大葉茶種,並因為CTC機器的發明,讓台灣紅茶生產的質量大為提昇。所謂CTC,意指碾碎(crush)、撕裂(tear)、捲起(curl)

除了烏龍茶及紅茶外,隨著市場的需求,包種茶及綠茶都曾是台灣茶葉外銷國際市場的主力產品。

台灣在1960年代共有48千多公頃的土地種植茶葉,可以說是茶葉發展的巔峰時期。1993年,國內推出茶葉生產管理辦法,將過去掌握在大茶廠手中的茶生意,開放給農民自製自銷。後來由於外銷生意不若過去興盛,北部地區的茶區亦漸漸改為高爾夫球場或做其他用途,茶區開始往南部或高山發展,茶葉生產也從過去大規模產製,走向小型客製化路線。

晒茶


茶葉的分類


「看茶做茶」是茶界先拜流傳下來的箴言。

台灣的茶樹品種很多,包括青心烏龍、青心大冇、金萱、翠玉、四季春、阿薩姆以及台茶18號等。吳元鑫指出,任何一種茶樹品種都能做任何一種茶,但關鍵在於什麼樣的品種適合做什麼樣的茶。舉例來講,若拿大葉種的茶樹來做烏龍茶,則會相當苦澀;若拿小葉種茶樹來做紅茶,不是不行,只是會覺得有哪裡不合適;有些茶樹品種適合多元化生產,既適合做清心大冇,也適合做東方美人。

茶葉依製造方法與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不發酵茶、部份發酵茶和全發酵茶等三大類。

不發酵茶的發酵程度約在8%上下,像是綠茶、文山包種、日本煎茶以及大陸的龍井等,泡起出的茶湯顏色較淺。部分發酵茶的發酵程度約為35%上下,像是烏龍茶、鐵觀音、金萱;但也有的部分發酵茶,發酵程度較高,像是東方美人茶(65%),其泡出來的茶湯像琥珀色。全發酵茶則以紅茶做為代表。

此外,還有依照發酵程度及茶湯顏色區分的六大茶類,包括綠茶(包種、龍井)、黃茶(中國大陸的君山銀針,台灣沒有產製)、白茶(白豪銀針,台灣沒有產製)、青茶(像是台灣的烏龍茶類,東方美人茶亦包含其中)、紅茶、黑茶(普洱)


新芳春茶行保留過去炭火混砂烘培茶的古法


如何泡杯好茶


在瞭解了許多茶葉的歷史與種類後,究竟要如何泡杯好茶呢?

擁有30年茶專業背景的吳元鑫表示,過去到茶山選茶、下訂單時,其實只用一個飯碗,捉一把茶葉丟進去,加入熱開水,再拿個湯匙舀一口起來喝,立刻就要分辨出茶的品質如何,要下多少訂單。

吳元鑫說,會泡茶的人,即使是一斤500元茶葉,也能泡出一斤3000元的價值;但不會泡茶的人,即便是用一斤8000元的茶葉,也泡不出茶葉的價值。

「茶水比例、浸泡時間以及水溫」是決定茶是否好喝的三大關鍵。

就茶水比例而言,水與茶葉的最佳比例為501,但因每個人對於茶湯濃淡的喜好不同,這部分可以隨個人喜好酌予增減。

浸泡時間部分,必須依茶葉的顆粒來判斷。茶葉的顆粒小,則浸泡的時間短;茶葉的顆粒大,則浸泡的時間長。但關鍵是茶葉不要浸泡在茶湯,以避免茶變得苦澀。

水溫對於不同茶葉而言,則是決定好喝與否的關鍵。吳元鑫指出,在泡包種茶或烏龍茶時,適合用100C的沸騰開水來泡;東方美人人則適合使用85C的水來沖泡,泡出來格外有種蜜香;日本煎茶則適合使用70C的水來沖泡。

令人好奇的是,泡茶時如何掌握如此精準的水溫,難道每次泡茶都要用溫度計去量測水的溫度嗎?吳元鑫也分享了一個泡東方美人茶的小撇步,首先將沸騰的水倒至第一個杯子裡,接著再倒至第二個杯子裡,此時第二個杯子的水溫約為85C左右,相當適合用來泡東方美人茶。他曾有一次在茶展中用此方法泡東方美人茶,還讓民眾質疑在茶中偷加了蜜呢!


茶水比例、浸泡時間、水溫是決定茶是否好喝的關鍵

台灣各地產有不同的茶葉,各有不同的特色,像是大文山區(深坑、坪林、南港)出產的文山包種茶;桃、竹、苗地區以東方美人聞名;南投民間及嘉義等地生產高山茶;南投埔里及魚池等地生產紅茶;東部地區,則以台東的紅烏龍以及花蓮的蜜香紅茶聞名。大家到不同地區遊玩時,也可藉機品嚐不同地區的特色茶。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社子島的美麗與哀愁】

社子島河岸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接處的社子島,由於淹水的緣故,民國59被宣禁建。禁建後的社子島,遺世而獨立,成了台北市的滯洪區,所有建築物彷彿時空靜止般,停留在46年前的模樣;也因為禁建,意外保留了許多傳統與人味。

社子島在今年初透過i-Voting確定生態社子島開發方案,都市開發計畫亦於日前送內政部審議,俟內政部通過審議後,將啟動社子島後續環評、徵收補償與開發作業。為了回顧社子島曾有的歷史,「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專訪世居社子島、並在地方耕耘20年的民意代表服務處主任謝梅華,與我們談談社子島的美麗與哀愁。

社子島濕地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社子島究竟是不是島呢?

社子島約莫在1650年代以後成形,清康熙年間為平埔族與毛少翁族漁獵的聚落,稱為「社子」,「社」意指番社。自福建泉州同安移居過來的先民,先是在社子發展,後來才慢慢移居至蘆洲及萬華等地。留在社子地區發展的先民,剛開始以租地墾拓方式,帶來農業耕種技術,後來才漸漸買下土地。

社子島究竟是不是島呢?社子島是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所沖積出來的沙洲。謝梅華指出,社子地區的地名來看,多半與地理成因有關,像是「溪洲底」、「浮洲仔」、「溪沙尾」、「浮汕」以及「沙埔」,依照沙洲形成先後順序而命名。

「溪洲底」位於延平北路七段處,意指基隆河與淡水河口沖積出來的溪谷地;「溪沙尾」位於延平北路八段處,像是沙洲再累積了一部份,像是長了尾巴一般;「浮汕」係位於延平北路九段處,很像水中再浮出一條線似的沙洲。

社子島是基隆河與淡水河沖積而成的沙洲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被禁建的歷史

沖積而成的沙洲,土壤相當肥沃,農產豐富。在高速公路未興建前,社子島在4070年代還曾是大台北地區的蔬菜供應地,謝梅華還打趣地說,「光復初期,曾有人要用10坪六張犂土地,來換1坪社子島地區的土地,長輩還不太願意換呢!」由此可見當年社子島的風光。

 
社子島曾是大台北地區的蔬菜供應地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1963(民國52)來襲的葛樂禮颱風,使得台北市在大水中泡了三天三夜,社子島亦不能倖免,更造成224人死亡。葛樂禮過後,政府開始檢討台北市各項防颱防洪的建設工作,包括將基隆河截彎取直、修築高堤以及興建百齡橋等。而當時修築的高堤,排除了當時社子地區的福安、中洲以及富洲三個里,使得社子地區成為台北市的滯洪區。

1970(民國59),經濟部在「台北地區防洪計劃檢討報告」中,以地勢低窪及經濟價值低為由,將社子島定位為「限制發展」的洪水氾濫區,僅可做為農業或綠地使用,停止延平北路七、八、九段所有的建設許可。

意外保存傳統與人味

社子島的宮廟很多,幾乎每一個庒都有屬於自己的庒頭廟,而這些信仰多與在地或靠水有關。以威靈廟或坤天亭為例,其不僅是地方信仰的中心,更是凝聚在地人的重要指標,藉由初一、十五以及一些相關廟會活動,在婚喪喜慶時彼此相挺與互相幫助,可以說是社區的公民會社,現在更發展成老人日照中心。

謝梅華表示,由於禁建的緣故,社子島保留了很多傳統,讓各種節日變得很有「人味」。

社子島有個相傳百年的元宵節「夜鬧土地公」活動,這也是漢人向財神祈求財富的習俗,有點類似炸寒單爺的概念,社子人更相信土地公會保佑社子居民平安。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夜鬧土地公」,社子島上的男丁會赤裸上身,光著腳,頭戴斗笠,身上只穿一條白色短褲,幾個人一組扛著屬於自己庄頭的土地公神轎,走遍當地大街小巷,並在沿途點燃大量的鞭炮。眾人扛著土地公,隨著鞭炮一邊爆炸一邊前進,祈求來年越炸越旺。

各個庒頭還出現了拼場的情況,哪個庒頭的砲仗擺愈多,就會愈有面子;同時也有愈來愈多的店家願意參與,看店家從事什麼行業就拿什麼東西出來分享,像是做漢堡的送漢堡,做養樂多的送養樂多,只要來多少民眾就送多少出去。

世居在社子島的謝梅華說,近來有很多青年特別回家鄉過節,居民們把每個節日都當成最後一年在辦,因為他們不知道開發之後還能不能這樣過節。空前的危機,意外地促成許多家族的團結,更有世代傳承的意味。

因為禁建,社子島到目前還保留著姓氏聚落,像是溪洲底以陳、李、楊、郭為主;浮洲仔以王、林為主;溪沙尾以洪、李、蔡為主;浮汕則是以李姓為大宗。謝梅華還透露,浮洲仔還是大美人林鳳嬌的故鄉呢!

社子島的百年傳統「夜鬧土地公」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社子島的百年傳統「夜鬧土地公」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i-Voting之後呢?

今年年初,為了社子島是否開發的議題,台北市政府辦了個i-Voting的活動,投票結果有五成九的人贊成生態社子島,但謝梅華說,事實上總投票率只有三成,在地居民只有一成投票,網路則占兩成,投票率相當地低,低參與率的原因歸結於居民認為這個開發案沒有意義,也不知道要成就誰。

對於台北市政府提出的方案,很多人指責社子島人太貪心,謝梅華不平地表示,若能提昇生活品質,誰不願意呢?外界很難體會社子居民的心情。

根據台北市政府的方案,只有民國77年以前存在的房子才有配售權,必須以每坪20購買,再加上公設比的問題,民眾若要買50坪的房子,只能住30坪,還要再花600700去購買。

此外,市政府還規定,一個門牌只能申報一戶至兩戶,且配售權依據的是戶籍事實,而非居住事實。然就社子島的情況而言,很多人的家裡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並未分家,若依政府規定,要有獨立的廚房及出入口,才有配售權,謝梅華反問,難道政府逼得民眾去造假嗎?

在台北市政府的方案下,目前有三分之一居住在社子島的居民必須離開社子,在地方耕耘20年的謝梅華語帶哽咽地說,並不希望放棄或割捨任何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社子島的一份子。


不論是生態社子島、運河社子島,或是台北威尼斯,很多人對於社子島畫出美麗的藍圖,但社子島人只是實際地問著,開發後自己有地方住嗎?現在的地方,即便住得很擠、很破舊,但還能住,還有地方住。但未來呢?

社子島的傳統建築
(照片由謝梅華提供)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原來國民黨的操盤手尚甲意這味-談蘇俊賓的老物收藏】

蘇俊賓收藏的大同寶寶
(照片由蘇俊賓提供)


「老伯,我要這個大同寶寶。」蘇俊賓對著拾荒老伯說。

「這個破掉喔!你真的要這個?」拾荒老伯不敢置信地再問一遍。

「沒錯!就是這個。」蘇俊賓用狂喜的口氣說。

俊賓終於在重新橋下找到跟自己小時候一樣右腳破洞的大同寶寶,買下之後,當場迫不及待地把大同寶寶底部的黑色塞孔拔掉,用力地擠壓大同寶寶的身體,大口地吸著裡面的橡膠味道。

「就是這個味道。」彷彿坐著時光機似的,蘇俊賓小時候的回憶順著嗅覺全部回來了。

曾經擔任過行政院新聞局長國民黨組發會主委的蘇俊賓,自高中時代起莫名地開始對老物著迷,因而走上老物收藏這條路,並於收藏界闖出一番名號今年更以在江湖闖蕩的筆名-蘇拉圖出版這本寫了10年的「老物潮 收藏者的回憶加值學」乙書,在拜讀這本書後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隨即邀訪蘇拉圖,在此感謝拉圖哥慨然接受訪談,並提供許多老物照片,帶我們進行一場時光之旅。

收藏的是背後的故事與回憶

大同寶寶是許多人小時候的玩伴與回憶,印象中,自己也有一隻大同寶寶,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同寶寶不見了。訪談一開始,即與蘇拉圖分享了自己小時候曾擁有的大同寶寶,蘇拉圖也提到小時候喜歡咬著大同寶寶的腳,咬到破掉還樂此不疲,更愛擠壓大同寶寶的身體,聞著專屬於橡膠製造的大同寶寶味道。

因為「念舊」,讓蘇拉圖走上收藏老物的這條路。蘇拉圖認為,自己收藏的起步與軌跡主要是追隨著自己的回憶來收藏,只要能夠讓自己感動的東西,都會收藏,收久了也就成為一種習慣。

「收藏品的故事與回憶,比收藏品本身是否完整,更具有價值。」蘇拉圖指出,有的大同寶寶臉上記號或身上帶有傷痕,他只要聽到這些身上記號或傷痕背後的故事,都會想要收藏。

蘇拉圖從大學時期開始收藏大同寶寶,那時候的大同寶寶非常便宜,在他研究所畢業前,至少收藏了上千隻以上的大同寶寶,也因為真的太多了,蘇拉圖只好拿了些大同寶寶去賣,還因賺了一小筆錢,他還高興地拿那筆錢去買更多的老物與回憶。

右腳有破洞的大同寶寶
(照片由蘇俊賓提供)

從第一個到最捨不下的收藏品

事實上,蘇拉圖第一件收藏的老物,並不是大同寶寶,而是一個上發條的時鐘,就是那種有兩個孔可以調時間,並在整點時會依照點數發出聲響的發條鐘。蘇拉圖高中時北上求學,有天經過一家藝品,偶然聽到發條鐘的鐘響,想起外婆家裡的那個古董鐘。「聲音簡直一模一樣」,思鄉之情更是油然而生,蘇拉圖笑著說「那個老板連高中生都不放過」,儘管價格對高中生而言有點高,還是用力地敗下人生中第一個老物。

蘇拉圖也喜歡收藏老電話,也就是撥轉用的黑色老電話,一方面是因為小時候使用這種電話,另方面是因為蘇媽媽在電信公司上班。家學淵源的蘇拉圖到跳蚤市場尋寶時,看到老電話就可以立即辨識年份及型號,把賣二手貨的老板唬得一楞一楞。修電話對於蘇拉圖而言更是家常便飯,只要電話壞掉,隨手就可把電話翻轉過來,檢查一下受話及聽話兩端,便可立即修復電話。

有陣子,蘇拉圖很迷紅磚製品,舉凡用紅磚做的老物都會收藏,也特別叮囑跳蚤市場老板幫他注意,因此當那個騎三輪車收二手貨的老板通知蘇,有個用紅磚製成的土地公廟(約莫50公分長寬高)要改建汰舊時,蘇拉圖二話不說地買下這個紅磚製的迷你土地公廟。遺憾的是,就在蘇拉圖研究所畢業準備搬回家那年,蘇媽媽還特別來電交待,家裡附近已有土地公廟,「恁今年做爐主」,土地公廟不准搬回來。為了把更多老物搬回家擺放,只好忍痛割捨那座迷你土地公廟。

採訪過程中,曾要蘇拉圖選個最喜歡的老物,他說只要願意收藏都是喜歡的,對於收藏家而言,很難分辨什麼是最喜歡或次喜歡,但心裡卻很清楚什麼是較難收捨的收藏品。

蘇拉圖有陣子曾經瘋狂地蒐集做粿的模子,台語稱為「粿仔印」,還會去成功大學文學院圖書館查閱資料,找出那個「粿仔印」的來歷,十分用心。有次曾想把一些「粿仔印」賣掉,就在包裝時,蘇拉圖猶豫了一下,拿起電話打給那個收藏家,告訴他有幾個沒有辦法賣。而這幾個令蘇猶豫的「粿仔印」,並非雕工最細膩、也不是使用最好的木頭做的卻是與其親人所有或家族歷史有關的「粿仔印」。

粿仔印
(照片由蘇俊賓提供)


蘇家人的反應與態度
對於收藏者而言,家人的態度往往是最重要的。蘇家人對於蘇拉圖收藏的看法,更是令人好奇。

「到底有沒有在讀冊?」蘇家人對於蘇拉圖熱衷於收藏質疑其是否盡到學生本份認真唸書為了讓家人接受蘇拉圖說,收藏過程中要家人認同且循序漸進地接受台語叫做「軟土深掘」,像是告訴蘇媽媽,發條鐘的聲音跟阿嬤家的鐘一樣,來喚起蘇媽媽媽的懷舊意識,並幫忙去跟親戚要來粿仔印協助收藏。

然而在循序漸進的軟土深掘過程中,也是會面臨被勒令拆除的命運。蘇拉圖指出,他曾收藏過一個「淋病藥王」的圓型鐵招牌,掛在家中更是氣勢非凡。有天,蘇媽媽要求蘇拉圖把那塊招牌拆下來,原因是隔天姐夫要來提親,在親家面前不能丟人。沒想到,「淋病藥王」的招牌拆除後,竟再也掛不回去了。

儘管「淋病藥王」被勒令拆除,蘇拉圖有次較晚回家,看見蘇媽媽正向朋友導覽相關收藏時,蘇心裡就知道媽媽已經收納了兒子的興趣與嗜好,十分躍。

常被蘇拉圖稱為「圖媽」的另一半,則是同好兩人在擔任國會助理時,還曾一起去抗議陳立夫故居被拆除。有趣的是,兩人雖為同好,但心態卻有些許不同。蘇拉圖回憶地說,就在怪手拆屋的當晚,圖媽傷心地站在廢墟前憑弔,他則是在封鎖線外尋寶當場揀了10片磚塊回家留念,據說圖媽當時曾認為蘇拉圖相當俗氣且煞風景。

蘇拉圖發揮創意將磚塊做成了紙鎮,上頭還有其親手所繪陳立夫老宅拆除前及拆除後的模樣,並刻下事件及時間,成為當時搶手的紀念物品。圖媽在收到這份禮物時,才稍稍平復當時心裡的小小埋怨。
 
淋病藥王的圓型鐵招牌
(照片由蘇俊賓提供)

從收藏癖、囤物癖、故事癖,到現在的使用癖

蘇拉圖坦承收藏過程中常常見樹不見林因此自我反省收藏的心路歷程,並將其區分為收藏癖、屯物癖、故事癖以及使用癖等收藏四癖。

在收藏東西時,往往喜歡成套地收藏,像是一套東西有12支,當快收藏成套時,常會發狂地去湊齊,這是所謂收藏癖。蘇拉圖自我質疑,湊齊一套後又如何呢?還不是裝箱後封存,從此不見天日,最後就開始占地方。

有別於收藏癖善於收藏與整理歸納,囤物癖則是喜於收藏而不善管理,占有的慾望大於管理能力,最後往往對於自己收藏了什麼亦不自知。

在反省了自我的收藏癖與囤物癖後,蘇拉圖慢慢將收藏的癖好調整為故事癖與使用癖,也就是對老物背後的故事遠比對老物本身更感興趣,也因為對於故事的喜好,在收藏過程中可以不計老物是否損傷與價格,只為了那個感人的故事。使用癖則是因為面對家裡愈來愈多的老物感到莫名的壓力希望能夠善加利用以減低壓力及罪惡感

舉例來講,蘇拉圖曾收藏個豬飼槽,上面由原不識字的飼主,為辨識所有權,胡亂刻下屬於自己的文字與記號,同時也反應出那個時代教育並不普及的情況。目前這個豬飼槽,則是用來裝蘇家小朋友的玩具,物盡其用。另外,蘇還收藏個雞飼槽,洗乾淨後用來當做拉圖家的糖菓盒,曾被不知來源的朋友稱讚為最漂亮的糖菓盒。愛捉弄人的蘇拉圖,在朋友稱讚後才告知原委,沒想到朋友竟默默地將糖菓放回糖菓盒,不敢食用,令人莞爾。

成套的大同寶寶
(照片由蘇俊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