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台北市「對場作」的代表-保安宮

保安宮

「三月逍媽祖」,大甲媽遶境進香活動正在台灣中部延燒,但農曆三月除了逍媽祖外,保生大帝的聖誕也是在農曆三月。但我們這次一家老小出動不是為了保生大帝的生日,而是為了去看台灣在清末及日據時期相當盛行的「對場」建築特色。

所謂「對場」,就是將建築或分為左右兩邊,或分前後兩棟,由兩派人馬各自進行、相互競賽,完成後勝者可以贏得在業界的好名聲。而台灣這種「對場」建築,僅在清末及日據時代流行,且以寺廟居多。保安宮是台北市寺廟採用「對場作」建築風格的代表,在1917年重修時,由當時住在板橋的大木匠陳應彬與大稻埕郭塔兩人,以中軸線為界,各領團隊在左右兩側「對場」興修。

以中軸為界的對場作

根據資料顯示,保安宮「對場」的部份,包括屋脊、前殿木結構及正殿重檐間木結構。就我們現場觀察,最明顯「對場」的部份,在保安宮正殿上方的屋脊,工匠們在屋脊上方各取不同人物來雕刻,遠處亦可見其工藝精細,可以想見當年雙方努力求勝的用心。但老實說,「對場」部分真的太高、太遠,若不細看,其實很難分辨差異,這可能也是我們設備不足,下次應該帶望遠鏡來好好欣賞一下。


脊上方工藝精細
從今日的觀點來看,「對場」已成為清末及日據時期建築的一大特色,到了民國時期己不多見,這個特色也是將台灣寺廟建築藝術推往巔峰的重要助力。


此外,在進保安宮參拜前,我的大姑提醒我,保安宮內保存許多台南名匠潘麗水的代表作,我們在保安宮繞了一圈後,發現正殿周圍的壁畫都是潘麗水的作品,其特色在於筆觸流暢,用色華麗而典雅。順道能夠欣賞到大師的作品,也算是個滿棒的意外收穫。


潘麗水的壁畫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見證「頂下郊拼」的祖師廟


祖師廟原貌


每周五晚上是我們家那兩個小子自己覓食的時段,說也奇怪,這兩個小子每每喜歡到祖師廟口吃清粥小菜。一時興起考考兩小子對於家裡附近清水巖祖師廟瞭解多少,沒想到,他們心裡只想到周遭美食及電影「艋舺」的片斷畫面,其餘腦中一片空白。


對我來說,清水巖祖師廟不僅是小時候最愛去的地方,它更見證了台北的都市發展歷史。19世紀時,艋舺移民漸多,以同安人為主的下郊與三邑人的頂郊,為了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加上同安人自己有奉祀的神明-霞海城隍,並未加入龍山寺的信仰等因素,雙方衝突不斷;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爆發了俗稱「頂下郊拼」的分類械鬥。

「頂下郊拼」後,同安人戰敗移居至大稻埕及大龍峒,造成大稻埕的興起,霞海城隍也被迎至大稻埕供奉,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後來大稻埕愈來愈繁榮興盛,甚有超越艋舺的趨勢,讓當時的官府在兩地難以抉擇的情況下,只好選在艋舺和大稻埕的中間地帶興建台北城。一場激烈的戰役,影響了地方的發展,更牽動未來台北城一百多年的走向,令人始料未及。

關於清水巖祖師廟也有許多傳說,像是裡面供奉的祖師爺,相傳是宋代一位高僧,常為地方祈雨解旱,施醫救人,過世後被奉為安溪的守護神。據傳,每逢大災變,這位鄉民守護神都會掉落鼻子,藉以向世人示警,所以又被稱為「落鼻祖師」。另外,據聞中法戰爭大戰於淡水之際,淡水曾請來艋舺的清水巖祖師爺助陣,使該戰大捷,台北得以平安,為表功績,當時的光緒皇帝御賜「功資拯濟」匾額,目前放在祖師廟大殿上方,據說這也是全台北市目前唯一倖存的一塊皇帝匾。

清光緒帝御賜匾額
令人莞爾的是,淡水的祖師爺信徒認為,神像原屬於淡水,是艋舺人借去寄放而已;艋舺人則認為,神像是艋舺借給淡水,才讓淡水平安,因此神像屬於艋舺,兩派爭執不斷,只好輪流奉祀。之後落成的淡水祖師廟,正殿也掛有「功資拯濟」匾額的複製品,兩者何者為正統,只能留待後人自行評斷。